标签归档:互联网

市行政审批局“互联网+”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

【襄阳政府网消息】前段时间,位于谷城县的湖北供销金洋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要在当地谷水路边设置2个指示牌。工作人员并没有跑到80多公里外的市行政审批局,而是在当地路政服务窗口通过网上平台直接申报施工许可,很快拿到了施工许可证。

过去,群众办事不便,为一件事跑多趟、耗多天的现象经常发生。今年,市行政审批局以深化“互联网+行政审批”为抓手,以电脑客户端、手机移动端、微信公众号为载体,不断优化服务,构筑市县两级审批互联互通,打造随时随地服务的在线网上“政务超市”。

对点多、线长、面广的行政审批业务,该局充分授权基层单位窗口,让办事群众可以就近到当地服务窗口递交申请资料,通过网上审批服务平台直接受理和上传申报资料,由该局相关科室审查勘验,反馈回窗口直接制证发证,形成“基层窗口受理、材料网上流转、上级部门审批、基层窗口反馈”的市、县“两级联动”网上审批模式,实现了县级受理、市级审批、县级领证,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网约车要变天,滴滴之类C2C模式全面沦陷

京沪两地不约而同的公布了网约车执行细节,相比北京预留了5个月过渡期不同,上海则在公布之后即刻开始执行。从细节的相关内容来看,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引发行业震动,或许会成为两种不同的网约车模式的分水岭。

中国网约车市场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是以Uber、滴滴出行为代表的C2C模式,一类是以神州专车、首汽约车为代表的B2C模式。此次京沪两地公布的网约车细节,对于C2C模式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对于B2C模式则是一大政策利好。

不难预见,未来中国网约车市场将集体走向B2C模式的发展之路。

C2C失去生存土壤

以Uber为代表的C2C模式,不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几乎都占据了主流地位。所谓的主流,就是用户规模最为庞大,不论是司机还是乘客端,轻松就能获得海量的用户。因为,C2C模式几乎零门槛,只要有车就可以加入,自然能够迅速野蛮成长。

这种野蛮成长是需要代价的,看似热闹的C2C专车市场,却衍生出了许多巨大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是出行的安全问题,数据掌握在平台的手中,几乎处于完全失控状态;一方面是出行的体验问题,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不论是车辆还是司机,服务水平上自然参差不齐。

很简单的来看,各平台对于车辆的底线不同。早期Uber要求是中高档车,并且是本地车牌,而本土C2C平台却毫无要求,不论本地还是外地牌,不论面包车还是轿车,只要是辆车就可以加入以后,Uber对车辆的要求也放宽了,行业是一片混乱。

在网约车细节公布以后,行业已经有了新的标准,自然就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首当其冲的就是成本剧增,大多数C2C平台的司机是业余的,而细节要求私家车转为营运车辆,保险、维护、折旧等费用将会大幅增加,大致测算下来每年接近一万元。对于绝大多数的C2C司机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自然会影响他们的选择,从而导致司机的流失。

其次就是门槛提高以后,很多车辆将不符合要求,很多司机也达不到标准,自然也会被淘汰一大批。根据一些平台公布的数据,符合条件的可能不超过5%,那就会有大量的司机被淘汰,平台能够留下来的司机不多,而成本的增加也会让他们失去积极性。

不论从新政的门槛来看,还是司机自身的利益考虑,新政策都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上海没有任何的缓冲期,就会带来立竿见影的伤害,北京尽管有5个月的缓冲期,杀伤力却也无法得到有效缓冲,因为本质上符合条件的车辆太少。司机和车辆的流失,可能会让前期的补贴前功尽弃。

不说彻底毁灭,至少元气大伤。而本质上来说,新政之下不再有C2C模式的存在,因为车辆一旦转入营运车辆,其实就是B2C模式的一种了。对于现有的C2C平台来说,几乎没有生存的土壤了,唯一的希望就是趁早转向B2C。

B2C迎来爆发曙光

全球最为流行的网约车平台是Uber,也就是C2C模式,而B2C模式是中国首创,在全球范围内都找不到样本。有全国性代表的是神州专车,用户规模在中国专车市场位列第二,仅次于滴滴出行;地方性代表有北京的首汽约车、上海的大众出行的,都是采取B2C模式。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的B2C模式是独一无二的。

B2C模式应该是倍受鄙视的,一方面是找不到全球性的样本,滴滴可以找到Uber来对照,而神州专车是找不到样本的,再创新也有参照物来佐证;另一方面则是在业内被指责是重资产,在市场则被认为高价格,有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再一方面似乎是代表政府意志,那自然会引发一些争议,也会惹来一些不好的反馈。

事实上,B2C确实有点不那么合群,所以滴滴出行的投资人朱啸虎会两次发文质疑神州专车。因为,C2C平台不需要一辆车、一个司机,就可以打造一个大平台;而B2C平台的神州专车、首汽约车,需要统一管理车辆、司机、服务等问题,到头来“规模”还不如那些C2C平台,自然是有很多不被看好的理由。

当然,这只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B2C平台神州专车的口碑却是遥遥领先。一方面,神州专车没有滴滴那么多车辆和司机;另一方面,神州专车的车辆和服务成本比滴滴更高。为何神州专车能以B2C模式成为规模第二、口碑第一呢?因为,市场缺乏的不是车辆,而是标准化服务,这是消费者做出的选择。

神州专车也好,首汽约车也好,都是采取统一车辆、统一服务的模式,也就是与Uber截然不同的B2C模式。但是,有两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让安全变得更可控,车辆经过严格检验、司机经过严格筛选,可以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另一方面,司机经过统一培训,可以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有更为完善的体验。毕竟,出行是一项服务为主的行业。

这让人想到日本的出租车行业,几乎都是“老头子”当驾驶员。不只是因为日本老年化严重,而是对于出租车司机的要求很高,对于经验、服务、车辆的要求很高。去过日本的人都注意到了,清一色都是丰田皇冠车辆,这在国内是“老板级”的座驾。所以,Uber在日本没有生存空间,哪怕叫车系统比国内落伍,但日本人更愿意选择出租车。

网约车新政的目的在于,树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个是对车辆的要求,一个是对司机的标准,只有一切在标准之上,才能够符合消费者的利益。而对于现有的B2C平台来说,都是完全符合政策要求的。这并非是为政府主导的约车平台量身定制,而是对所有B2C平台一律平等,不管是民营资本的神州专车,还是国企的首汽、大众都是如此,目的在于规范服务。

政策的细节要求,应该是符合市场的,不仅中国是如此的,日本更是Uber找不到针缝,美国各州也有更严格要求,对于Uber的发展也有所限制,哪怕是本土创新的全球企业。相对来说,中国甚至是最为开放的,为此有了专门的法规,也有针对的标准。由此说明,中国的网约车已经在引领着全球产业,而B2C模式则成了重中之重。

明眼人不难发现,新政对C2C是致命的打击,对B2C则是政策的曙光。

北京作为政治中心,上海作为经济中心,两地的网约车细节势必会成为各地的样板,也几乎是网约车在国内的定局,各地会参考京沪两地的政策,制定相应的地方规则。可以肯定,C2C模式的土壤会被铲掉,未来剩下的只会是B2C。对于现有的C2C平台来说,如不趁早转型的话,可能机会将越来越渺茫。

一个更容易让人忽略的细节在于,一方面是京沪两地的不约而同,从征求意见稿到细节的落地,完全都是同一天发生的事情,这应该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另一方面则是目的的指向,不是全面封杀网约车的平台,而是制定一个相对的标准后,其他都交给市场来自由运作,相对更加利好于B2C模式平台。

由此来看,一方面认可B2C模式的创新,一方面否定C2C模式的不足,这不仅代表政府的意志,也代表着全球发展的趋势。毕竟,C2C模式在全球碰壁,哪怕是Uber诞生的美国,而B2C在中国被官方认可,则也释放出了微妙的信号,政府是鼓励创新的,那些对于B2C的指控都将化为虚有。此外,C2C模式的沦陷,也代表中国创新的真正崛起。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华为超联想夺第一

亿欧8月25日消息:今天上午,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榜单显示,华为控股有限公司以营收总额3590.09亿排名第一,苏宁控股、山东魏桥集团分别以3502.88亿、3332.38亿分列二三位。联想、正威国际、大连万达、中国华信、恒力集团、江苏沙钢、万科,分列四至十位。

此外,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谭林发布了《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101.75亿元,比上年的95.09亿元净增6.66亿元。2015年,民营企业500强资产总额为173004.87亿元,户均346.01亿元,增幅达25.16%。

从行业角度看,民营企业500强前10大行业,呈现出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调整的趋势,其中,零售业入围的企业数量同比出现了减少。下面,亿欧将500强中19家零售业企业整理如下:

苏宁控股集团 (第2名)

苏宁创立于1990年,员工18万人,在中国和日本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下设苏宁云商,苏宁置业,苏宁金控,苏宁文创,苏宁体育和苏宁投资六大产业集团,形成商业、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六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其中,苏宁云商面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时代,坚持零售本质,持续推进O2O变革,全品类经营,全渠道运营,全球化拓展等,目前,苏宁连锁网络覆盖海内外600多个城市,拥有近1600家门店,其中,线上平台苏宁易购处于中国B2C市场前三。

京东集团 (第11名)

京东于2004年正式涉足电商领域,2014年5月,京东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2015年7月,京东入选纳斯达克1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平均加权指数。截至目前,京东集团拥有近11万名正式员工,业务涉及电商、金融和技术三大领域。

目前,京东商城、京东到家、跨境电商、京东金融、京东技术是京东集团的五大部分。

三胞集团有限公司 (第19名)

三胞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信息化为特征、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金融、健康、消费”三大产业,形成“金、木、水、火、土”五大行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努力成为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企业组织。

集团现拥有宏图高科、南京新百、万威国际、金鹏源康、富通电科等多家上市公司,以及宏图三胞、乐语通讯、宏图地产、广州金鹏、中国新闻周刊、麦考林、拉手网、商圈网、英国House of Fraser、美国Brookstone、以色列Natali等国内外重点企业,下属独资及控股企业超过100家,全球员工总数超过9万人,其中海外员工3万人。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20名)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89年,经过27年发展,形成了“能源开发、汽车服务、房产置业”三大产业。2015年,集团完成经营收入1053亿元,实现净利润34亿元,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总资产、经营收入均突破千亿大关的民营企业,员工总数超过8万名。

在全面布局三大产业的同时,广汇集团还打造广汇男篮、广汇雪莲堂美术馆两大知名品牌。广汇男篮1999年成立,2002年进入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

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121名)

物美自1994年12月在北京率先创办综合超市以来,已经拥有大卖场、生活超市、便利商店、百货店、家居商场等各种业态。物美在中国建立了服务城乡居民的连锁零售网络,物美店铺覆盖京津冀、江浙沪、陕甘宁、以及粤、鲁、闽、鄂、云、贵、川、渝等地,年销售额超过400亿元,年纳税额超18亿元,位列中国连锁百强前茅。此外在2014年,物美收购控股了英资在华企业中国百安居。

步步高集团(第138名)

1995年3月,步步高集团由王填创立于湖南湘潭,目前有商业、置业、金融三大版块,涉及零售业、电子商务、商业地产、互联网金融、大型物流等多业态的大型商业集团。

线下业务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西南区域,20年来,公司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超市、家电、百货、购物中心、便利店、物流、电子商务、服装、餐饮等多业态的大型商业集团,拥有门店452家;线上业务已经在全国乃至全球铺开。

弘阳集团有限公司(第140名)

弘阳集团1996年创立于江苏南京,前身为香港红太阳集团,现已形成以商业运营、地产开发、物业服务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具有投融资能力的综合性国际企业集团。目前,弘扬产业有以下6大板块:城市综合体(弘阳广场)、地产项目、家居建材、物流运输、星级酒店和物业服务。

北京运通国融投资有限公司(第206名)

运通集团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成立于黑龙江哈尔滨市,20余年来运通致力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已从最初的一家维修工厂发展到现今拥有几十家专业4S店的集团公司,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汽车服务企业之一。

今后集团化、跨地域经营、品牌化管理是运通集团的发展模式;多品牌集团化的经营模式,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从高端产品到中级产品,合理的产品布局为运通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在立足于汽车服务行业的同时,运通集团的业务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范围已拓展到了房地产等投资领域,并凭借着良好的业绩,为建立新的品牌4S店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充足的土地资源,让我们能够实现短期内完成规划申请和建设工作。

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第213名)

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08月,总部设在广州,是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在线销售品牌折扣商品,销售产品涵盖中高端服装、鞋子、箱包、家居用品、化妆品、奢侈品等。2012年3月23日,公司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是华南首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电子商务企业。

唯品会的商业模式是“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险”的创新商业模式,每天早上10点准时上12-18个新品牌,超低折扣,限时抢购。

江苏文峰集团有限公司(第221名)

江苏文峰集团是以商贸业、酒店业为发展主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集团旗下拥有五星级的南通有斐大酒店、四星级的南通大饭店和文峰饭店,三星级标准的上海家宜宾馆以及多家商务连锁酒店。集团控股的连锁商业企业—文峰大世界连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多种形态的连锁企业800多家。2011年6月“文峰股份”在上证所成功上市,成为市值百亿的上市公司。

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 (第251名)

均瑶集团是以实业投资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创始于1991年7 月。现以航空运输、商业零售和金融服务为三大主营业务,涉及教育服务、信息科技、投资等领域,现有员工一万多人。 商业零售板块中的核心企业大东方是江苏省百货零售的龙头企业,也是无锡市首家上市的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均瑶如意文化是国内顶级的品牌特许经营商,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经营商和零售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批高级赞助商,现与上海迪士尼等开展合作。

万马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258名)

万马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民营企业集团,业务覆盖电气电缆、医疗器械制造、通信电子、房 地产开发、新能源、有色金属贸易等多个领域。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万马联合控股集团将秉承“正人、正事、正品”的企业文化,坚持“素质决定实力”的理念,大力 推进技术创新、资本运营、国际化拓展等战略,全面推动万马集团向现代化、国际化企业进一步转型,全力打造“创新型企业”、“实力型企业”,实现“百年万马”的目标。

金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269名)

金花投资集团成立于1991年,现已发展成为涉足投资、制药、商贸、高科技、电子商务、酒店及高尔夫、教育等领域与产业,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员工两万名,总资产近4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集团。

山东远通汽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第305名)

远通集团成立于1976年,现有资产50亿元,员工7000人,目前,在山东及周边地区建有19个汽车经营园区,20多家汽车零部件代理中心库,经营36个个汽车品牌、72个配件品牌、100多个汽车用品品牌,建有100家县域营销网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县乡村四级营销服务网络体系,总营销服务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

润东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第329名)

润东汽车是一家专注在豪华高端汽车品牌为主导的综合服务商。成立于1998年,于2001年9月在江苏徐州开设首家汽车经销店后经过快速发展已成为总部位于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豪华/超豪华汽车经销商之一。集团旗下网络店面数量截止到2015年底共计70家,主要服务于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等以华东区域为主的沿海富庶地区城市消费者。于2014年8月1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浙江东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407名)

浙江东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胡宝泉驾驭的、全自然人出资的集团型民营企业。集团现有业务涵盖钢材贸易、工业制造和铁矿资源开采、房产经营等三大朝阳产业链。集团下设11家子公司,净资产4.5亿元,总资产10亿多元,母公司注册资金为1亿元。

江苏华地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446名)

江苏华地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战略重心,专注于零售连锁领域的投资和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于2010年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华地国际已发展成为泛长江三角洲同时经营百货店及超市业务的领先双模式零售连锁店经营商,形成“八佰伴”、“华地百货”、“大统华”三大核心品牌,网点布局跨江苏、安徽两省南京、无锡、镇江、马鞍山等近十个城市。截至2014年底,华地国际拥有近50家大型连锁门店,经营面积120万余平方米。

欧龙汽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第457名)

欧龙汽车集团成立于1995年2 月,由林建忠投资设立的全国无区域综合性汽车集团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机动车驾驶学校、新车销售、汽车维修、配件销售、二手车业务、汽车俱乐部、汽车衍生服务及机动车检测等完整汽车产业链的专业化汽车及汽车服务企业。

经过21年经营,欧龙集团现有奔驰、捷豹、路虎、克莱斯勒、道奇、JEEP、广汽菲克、一汽-大众、福特、雪佛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等15个知名汽车品牌30余家品牌经营店,1家机动车检测服务中心及1家汽车驾培学校,产品覆盖面广,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为浙南地区经营规模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之一。

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第500名)

红旗连锁创建于2000年6月22日。2010年6月9日,整体变更为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具规模的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商业连锁企业,是中国A股市场首家便利连锁超市上市企业。

目前在四川省内已开设2400余家连锁超市,就业员工17000人,2015年上缴税收和社保超4亿元;拥有四座物流配送中心。